在這篇報導之後,袁彬曾多次到朱比特咖啡喝咖啡、吃甜點,發掘出更多有趣的地方。
二訪記錄點這:【基隆】朱比特咖啡二訪|基隆咖啡廳推薦,喝杯咖啡聽首好歌
BBC說台北是世界最好的咖啡城市,也是每個咖啡控必須朝聖之地,但是身為基隆人的袁彬一定要大聲抗議,因為在1980年,基隆可是最先領起喝咖啡瘋的縣市啊。
而且市區內也有許多值得推薦的咖啡館,除了孝二路是有名的咖啡街,基隆千葉火鍋旁,愛六路上,也是咖啡廳林立。每逢假日,每間咖啡館總是擠滿人(到底基隆人是多愛喝咖啡啊?)
最近新開設的朱比特咖啡館,以藝術家親手打造的裝潢擺設跟店主人的拿手單品,引起一番熱烈討論。故事要從兩位大男孩的夢想說起:
↑咖啡館整體布置擺設以二手物件拼湊而成的,帶著夏威夷陽光居家風格。
↑高掛於牆壁上的腳踏車,於一格格的櫥櫃內放置的咖啡杯、酒瓶,成了強烈的對比。
一、不假他人,自己的店自己打造
特色咖啡館很多家,為何朱比特如此有話題性?!因為他正是藝術家解淵超親手打造,整體裝潢不經他手,偏日式設計,加入木造跟漆器元素,才能完整表達他心中的藝術藍圖。
從門口向店內望去,衝浪板、救生圈、水藍色的天花板,讓人有一種在島嶼度假的舒適跟放鬆,門外一格格擺放盤子、咖啡跟酒瓶的櫃子,跟沙發椅互為襯托,配合暖色色調,創造讓人放鬆的溫暖。不說你一定不知道,靠近門口一列高掛的英國工業老燈,可是1950年出版的老東西,是解淵超辛苦搜集到的,帶著濃濃的滄桑感。牆上的壁貼以波浪方式像是磚塊般的堆疊,帶著海洋的韻味。
走近一看,咦,衝浪板竟成了燈罩?!救生圈成了一個鏡子?!黑膠唱片成了樓梯轉角的裝置藝術?!電風扇竟成了電燈?!讓人嘖嘖稱奇的創意,正是藝術家想表達的「手創」精神,透過雙手跟創意,讓原本該淘汰的二手物件,也能不一樣!
↑以廢棄郵箱做成布告欄,很有鄉村感。
↑以漆上顏色,廢棄的黑膠唱片當作樓梯轉角的裝置藝術,很有特色!
↑電風扇變燈罩,彷彿替黃色燈泡繫上一個裙子,意外合適。
↑戶外掛滿名片、活動DM的鐵架,原來也可以這樣做!讓人不禁佩服解淵超的創意
↑連收銀機都是採用這種舊款的,符合手創精神,只是也苦了收銀小姐。
↑造型復古懷舊的二手收音機,很有英倫風。
↑正在溫熱中的茶壺,光只是作擺設,也很有味道。
↑救生圈也可以變成鏡子的外框?更妙的是若從門口向鏡子處望去,透過反射將海洋的意象延伸出去。
↑高掛牆面的各種證照,波浪般呈現的壁貼將其環繞。
↑只有在沙灘上才有機會看到的衝浪板,登上岸後,來到朱比特咖啡館,被高掛於天花板,變成燈罩,是不是很有夏威夷的味道
二、充分信任,成就他人也完成夢想
『只是想打造一個可以喝杯好咖啡的地方。』
淨白的牆壁上,唯一的裝飾,是一個人坐在椅子上看書的倒影。而當店主人跟我說起之所以建立朱比特的理由,不禁讓我聯想到這個倒影布置,真的相當貼切。
他跟友人一起買下這個店面,同時為了支持文創,找來解淵超設計整個店面的裝潢。只是當藝術家的浪漫遇到創業的成本壓力時,雙方不免有所衝突,經過多次磨合,店主人選擇繼續支持,更一起發想出店的名字─朱比特。
朱比特,像是愛神邱比特手上的那支弓箭,將一個愛藝術的心,跟一個愛咖啡的心串連,拿起桌上的卡布奇諾,喝上一口,濃醇咖啡味,帶著醇厚奶味,心情顯得輕鬆愜意。
↑帶著漸層的咖啡,純白的牛奶跟咖啡壁壘分明,像是藝術品,真的不想攪和在一起!,
↑看書的倒影,帶出讓人想喝杯好咖啡,讀本好書的意境。
【朱比特咖啡】
地址:基隆市仁愛區愛六路13號
電話:(02)2425-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