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1).jpg

 

和平島,過去又稱社寮島,在大航海時代,曾是重要的貿易站,西班牙人曾佔據此處,直到被荷蘭人趕走,最近挖掘出來的諸聖教堂遺址見證了這段歷史,這樣一項連小英總統都讚嘆的考古遺跡,需要被好好了解。

有一群人用心規劃,透過志工導覽、文物展覽搭配藝術工作坊的方式,分享這段諸聖教堂遺址考古研究過程,讓民眾與考古現場零距離,建立起更深厚的在地情感。聖堂回想─和平島遺址考古展於9/19正式展開,分為兩個展區,一處是鄰近和平島海產街的和一路展示中心,這裡的遺址被稱作和平島C遺址,另一處則是教堂遺跡所在,又被稱作和平島B遺址。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11).JPG

 

▼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活動地圖。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10).JPG

 

▼和一路展示中心入口。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8).JPG

 

一、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辦展,辛苦的開始

 

舉辦本次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計畫的團隊負責人涂維政老師曾分享過一開始的辛苦,因為和平島B遺址所在,正是和平島居民常在使用的停車場,要長時間辦展,容易影響居民停車的權益,所以一開始曾遭到強硬反彈。幸好透過市政府跟議員的協助,才做好跟居民的協調。

 

▼袁彬在展覽活動前幾週曾跟涂維政老師一起參加活動,聽他分享舉辦這個展覽事前的溝通過程。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4).JPG

 

▼涂維政老師分享團隊依據資料設計出來的教堂模擬圖。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5).JPG

 

另一個辛苦在於天氣,基隆的綿綿細雨,對遺址容易造成損壞,最好的保存方式是回填,但這樣做,就無法看到遺址的模樣。和一路展示中心的兩處遺跡就是因為長時間下雨,積水嚴重,為保護遺跡,涂老師才決定進行回填。

 

▼和一路展示中心的遺跡,在展覽前幾週,連續下數天雨,只好以抽水馬達將積水抽出。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7).JPG

 

二、諸聖教堂遺址│模型展覽+DIY+藝術家工作坊

 

走進位於和一路的展示中心,兩個黃色塗有彩繪的貨櫃,看似平凡,不起眼,走進去卻是處處都精彩。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11).JPG

 

入口左側是和平島B跟C遺址的3D模型,諸聖教堂遺址挖掘過程的縮時攝影,而在另外一側牆面,則是展示各文化層出土的文物。其文物是用3D列印與翻模製成,相當細緻逼真,袁彬一開始還以為是真品!遺跡的文物層包括歷史時代(日治、清治與荷治)跟史前時代(十三行跟圓山文化),可以看到陶器、瓷器及石器等遺物。

名詞解說:文化層指的是在古代遺址中,透過人類遺留下的遺物,遺蹟和其他事物形成的堆積層。每一個堆積層代表一定的時期。

 

▼(下方2張圖)諸聖教堂遺址的介紹,搭配3D模型更能清楚了解整體結構。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12).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13).JPG

 

▼(下方2張圖)諸聖教堂遺址的3D模型,細緻逼真,連骸骨所在位置都呈現出來。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3).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14).JPG

 

▼挖掘諸聖教堂遺址的清華大學考古大學,以縮時影片呈現考古過程的辛苦。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15).JPG

 

▼(下面2張圖)諸聖教堂跟和一路遺址,搭配圖片跟完整的文獻資料,進行詳細介紹。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16).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17).JPG

 

 

▼(下方3張圖)諸聖教堂遺址文化層,每項文物都是另外翻模建的,細緻逼真。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21).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19).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20).JPG

 

往後走,則展示考古用的器具,還搭配拓印跟挖掘體驗DIY,透過DIY體驗,實際接觸後,讓前來參觀的民眾可以留下一個愉快的觀展記憶。

 

▼(下面3張圖)進行考古挖掘時會使用到的器材。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28).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29).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27).JPG

 

這個地方最適合帶小朋友來體驗,他們可以玩一整天,袁彬採訪當天就遇到海洋大學嚴老師的兩個兒子─大小皮蛋,開心地進行挖掘體驗。

 

▼(下面4張圖)拓印DIY體驗,方法相當輕鬆。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22).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32).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33).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34).JPG

 

 

▼(下面4張圖)挖掘DIY,小朋友最喜歡玩沙了,透過這樣的體驗活動,替孩子扎下考古學習的種子。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26).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24).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25).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30).JPG

 

 

在展示中心後方的帳篷區,在開幕當天進行多場藝術家工作坊體驗,由涂維政老師等團隊藝術家帶領遊客進行DIY活動,包括顏色-大地手染袋、島嶼共創-古飾+航海帽等項目,在體驗過程中,藝術家穿梭其中,適時給予學員指導,涂老師忙到袁彬站在他面前,他都沒注意到。

 

▼哥就是厲害,水煎包幫我買50顆(設計對白)。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35).JPG

 

▼(下面2張圖)小森林戰隊的兩場藝術家工作坊,10/31還可以報名喔。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36).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37).JPG

 

▼(下面2張圖)藝術家工作坊─來自未來的現址博物館,正在解說體驗流程。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39).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38).JPG

 

▼(下面2張圖)涂維政老師的藝術家工作坊《發現考古─尋找隱藏的文化層》,需要工具敲打木塊,挖掘出隱藏在裏頭的物品。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40).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41).JPG

 

三、諸聖教堂遺址│AR擴增實境貼近考古遺跡

 

從展示中心走出來,沿路都有指標,幫助第一次來和平島的朋友可以輕鬆找到平一路的諸聖教堂遺址,入口處有精緻的展場意象,呈現停車場跟文化層並融的獨特性。遺址周圍以木頭架起隔離,搭配解說看板,讓民眾了解這個遺址的故事。

 

▼展覽團隊相當用心,從正濱漁港開始就設立導引指示牌。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42).JPG

 

▼諸聖教堂示意圖,這張圖是袁彬的一位偶像姚開陽老師所畫的。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43).JPG

 

▼掛在木頭上的告示牌。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45).JPG

 

用手機掃描上頭的QrCord,下載專屬App,就可以用擴增實境觀看遺址,除了以3D方式呈現遺址原貌,還可以看到挖掘出來的屍骨所在位置。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46).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56).JPG

 

▼(下面4張圖)諸聖教堂遺址周圍的解說告示板。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44).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47).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48).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49).JPG

 

▼(下面2張圖)現場就看到有人拿起手機下載App,掃起QrCord,觀看教堂示意圖。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52).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53).JPG

 

▼研發這款聖堂回想App的專家。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54).JPG

 

咦?這個身影好熟悉,在遠方的柵欄旁,身穿藍色志工服的正是藍媽媽和平島青苔水餃的藍媽媽,她正專心為遊客進行導覽,對自己家鄉的熱愛,讓她願意參與導覽志工訓練,為前來參加活動的遊客進行導覽。在導覽志工人群中,有看到許多熟悉的在地人身影。在這場藝術教育推廣活動,袁彬深刻感受到公眾考古的推廣效果。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50).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51).JPG

 

▼(下面2張圖)圍牆是荷治時期的建築,紅磚則是日治時代才有的,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層相互混雜。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2).JPG

諸聖教堂遺址│聖堂回想藝術教育推廣 (6).JPG

 

【聖堂回想—和平島遺址藝術教育推廣計畫】

活動時間:9/19~11/1

粉絲頁:聖堂回想—和平島遺址藝術教育推廣計畫

 

喜歡袁彬寫的文章嗎?歡迎持續【關注】並【分享】給更多朋友。

~對基隆美食旅遊感興趣?歡迎關注下列社群,隨時找袁彬聊天~

>精彩內容定期在官方粉絲頁公布

#謝謝您的讚,讓袁彬在寫作之路更有勇氣繼續下去

>官方Line@好友募集,加好友不定期抽優惠好康

加入好友  或搜尋Line ID=@yks1375s

Line@:http://bit.ly/2QLnonv

>官方Instagram(ID=peter19911991)+Youtube

DSCN1589.jpg A.jpg


arrow
arrow

    袁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